“我女兒的學習成績很不錯,去年還獲得了學校演講比賽一等獎呢!”在銀川市興慶區大新鎮新水橋村種大棚蔬菜的李真真對大女兒的學習很是滿意。李真真來自河南周口,2009年,她和丈夫在親戚的帶動下從老家來到銀川,在新水橋村租了幾棟大棚當起菜農。雖然比較辛苦,但收入還算不錯。不過,更吸引李真真一家的還是銀川市的優質教育資源。如今,李真真的大女兒在唐徠小學新水橋校區讀五年級,小女兒剛上幼兒園。
提起孩子的教育問題,李真真說,剛開始她還擔心他們一家的戶口都在河南老家,孩子到了上學年齡是不是要被送回老家,但后來才發現自己的擔心是多余的,大女兒不僅順利就近入學,而且老師對孩子非常好,從沒因為孩子是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以下簡稱外來隨遷子女)而受輕視。大女兒學習成績優異,還是班長,獎狀更是得了不少。大女兒班里好多同學都是外來隨遷子女,有甘肅的、安徽的,還有福建的?!芭畠赫f同學的父母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樣,不是在附近種大棚蔬菜,就是在做裝修工?!崩钫嬲嬲f。
“喜歡銀川是因為這里是我長大的地方,喜歡學校是因為這里有很多我的好朋友,還有悉心照顧我的老師?!绷昙壍男∶龋ɑ┩瑢W2歲時就被父母從甘肅慶陽老家帶到銀川,后來因為家庭變故,父親長年在外打工,小萌一直由爺爺奶奶照顧。學校得知小萌是單親家庭的情況后,定期安排老師去小萌家進行家訪。小萌說,老師就像媽媽一樣照顧自己,還給她買好吃的。
據唐徠小學新水橋校區執行校長王曉娟介紹,該校共有324名學生,其中80%以上是外來隨遷子女。為了更好地幫助孩子們融入這座城市,學校不僅一視同仁對待每個孩子,還專門開展“校園媽媽”和家庭教育指導師關愛活動,通過定期上門家訪、課后作業輔導等多種方式,從學業、情感、心理上幫助外來隨遷子女。
根據興慶區教育局對直屬公辦中小學教育統計數據顯示,近幾年,興慶區外來隨遷子女數量逐年遞增:2019年為29705人,2020年為30095人,2021年為31197人,約占興慶區學生總數的45%。興慶區承擔了銀川市三區50%左右的外來隨遷子女入學職責,實現了外來隨遷子女就地入學“零門檻”,輻射帶動12萬余人在興慶區安家置業,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群眾的教育獲得感明顯提升。
近年來,興慶區教育局不斷完善外來隨遷子女就學政策保障體系,還專門開通“綠色入學通道”,實行一站式服務,切實保證外來隨遷子女“零門檻”100%就讀公辦中小學校。同時,根據外來隨遷子女人數逐年增長的情況,興慶區逐年增加教育投入,近3年累計投入13.2億元,新建中小學、幼兒園7所,擴建中小學、幼兒園18所,新增學位2.2萬余個,有效增加了資源供給,提升了保障外來隨遷子女入學的能力,并且確保與城市戶口孩子享受同等待遇。
據興慶區政府教育督導室副主任馬金山介紹,下一步,興慶區將繼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深入實施“互聯網+教育”示范區建設,通過集團化辦學模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努力提高外來隨遷子女集中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因為銀川市優質教育資源而對這座城市戀戀不舍地還有在金鳳區打工的陳寶霞。陳寶霞說,丈夫在銀川做水電工,她在一家餐廳上班,夫妻倆收入比較低,幾次都想回老家,但就是舍不得孩子入讀的學校和老師?!拔覀兣赍X不就是為了讓孩子能上個好學校,受到好的教育嘛!”陳寶霞說,兩個孩子在銀川上學她從來沒有發愁過,更沒有請老師吃過飯,反倒是老師請孩子吃過飯,上個假期小兒子和幾名同學一起去看望小學班主任,幾個孩子把零花錢湊起來買了幾十元錢的水果,結果班主任老師不但沒有收,還把幾個孩子留下來請吃了一頓火鍋?,F在,小兒子在唐徠中學南校區讀八年級,學習成績很不錯,經常得到班主任老師的棒棒糖獎勵,甚至還給買奶茶喝?!拔腋杏X自己都沒有班主任老師對兒子好?!标悓毾夹χf。
近幾年,銀川市每年發布的普通中小學招生工作方案中,特別將保障外來隨遷子女入學進行單獨說明,確保外來隨遷子女就近入學,“零門檻”同城享受城市優質教育資源。(記者 武曉瑜 文/圖)
唐徠小學新水橋校區的學生參加學校端午節活動。
唐徠中學南校區學生一起做特色課間操。